• 日期:July 04, 2022    作者:    阅读:    字体:/ 大    小 /

今年暑假,由于课题研究需要,我带着研究生对雁塔区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。持续的高温让西安天气进入“蒸笼”模式,调研很辛苦,但与坚守岗位挥洒汗水的各行各业劳动者相比,真是算不了什么。尤其是,研究生们近距离观察和感受不同行业劳动者的真实状况后,或许会对古人说的“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”有更深刻的理解。读书学习既是好事,也是苦事。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。只有功夫到,苦头吃够,才可能有所收获,体会到读书学习的快乐和美好。

那个挥汗如雨的夏天

——我院 王铁山


记得2007年的暑假,正是我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的关键阶段,全力推进着所承担的研究工作。

当时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都在博士生宿舍。宿舍是顶楼,朝南,相当简陋,夏日耀眼的阳光可以没遮拦地穿过阳台门窗炙烤地板,只得装上窗帘遮阳。没有空调,屋顶有个摇头扇,转起来嗡嗡叫,象飞机的螺旋桨,严重干扰工作和休息,索性不用。我买了个台式转页扇,风速和声音柔和了许多,有开关可以定时,防止睡觉时吹久了伤身体。白天室内温度可达四十度,电脑每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因高温而出现蓝屏,坐在电脑前可以用挥汗如雨来形容。给室内降温的主要方式是洒水拖地,每天至少三遍。给身体降温的主要方式是凉水冲身,你会感受到平常所说的“被浇了一盆凉水”是对你最真实的爱——唰的一下,从头凉到脚,简单,实用。最难过的是夜里,热得睡不着觉。好不容易吹着电扇睡着后,会在半夜热醒,就去水房冲冲凉,再接着睡。有时睡得迷迷糊糊,身子会不由自主地向比较凉的墙壁上贴,时间长了,硬是在墙上贴出一片油光发亮的黑印子。后来觉得不美观,就在墙上贴了一张年画,还是不能完全遮住。这张年画的题目是《硕果》,是陕西美术师胡明军老师画的,寓意很美好:在丰收的季节,一个老汉望着累累果实,眼中充满喜悦。


暑假的校园,人少安静,适合专心科研。

我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关主权财富基金的外电报道,好奇心驱使我去查找这一新名词,国内基本是空白,主要是查阅外文文献,经过连续三昼夜的查阅和研究,终于对这个新事物有了基本了解,形成一篇文章,投出去一周后收到某CSSCI核心期刊的录用通知,8月便正式发表出来,后来成为该领域国内最早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之一。2007年的暑假,我完成了7篇论文,陆续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,不但达到了博士毕业要求,还激励我产生了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志向,影响到职业和人生选择,也奠定了日后学术研究的基础。


目标既已明确,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。

我几乎把全部时间都花在电脑前,没有一日三餐和白天黑夜之分。新的研究思路和想法就像核裂变,一旦开始便无法停止。往往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完,便接二连三地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相关问题和想法。有时刚刚入睡,突然冒出一个新的念头,我翻身而起记在本子上,学医学的朋友笑称这是“思维奔逸”。既使在2008年5月12日,汶川发生大地震,西安有明显震感,宿舍楼被传为危楼。在食堂、操场疏散的学生们或聊天,或看影视,或谈情说爱,只有我背着电脑到处寻找电源继续工作,只有我在夜幕下的操场上捧着笔记本继续修改论文。从2007年夏天至2008年夏天的一年间,我发表和录用了20余篇CSSCI核心期刊论文。这些论文后来也发挥了社会效益,有的被采用进政府文件,有的被《新华文摘》全文转载,有的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索引。暑往秋来,收获的季节。我以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并获得西安交大博士生最高荣誉称号“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”,在以工科为主、有四千名在校博士生的西安交大只评出五名,我是唯一来自社科领域的标兵。随后,我当选为西安交大博士生协会主席,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荣誉称号和“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”,获得全国著名的“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”。


近年,我陆续获得了一些学术奖励和荣誉。如果追根溯源,都可追溯到当年攻读博士的那些日子。读博期间的暑假,我从没回过家,总是主动寻找机会和时间多做一些工作,多出一点成果,为后来的学术事业添一块砖、加一片瓦。如今的学习科研条件越来越好了,然而,学习科研的主动性、自觉性、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却越来越稀缺了。看着书柜上摆放的奖状证书,让人深深地怀念着那个蜗居多年的宿舍和挥汗如雨的夏天。

(原文发表于《三秦都市报》网络版)


(撰稿:王铁山 审核:徐焕章)


上一条:【师说】青春若你 下一条:【师说】潜心教学 精心指导

/ 打印 /    / 关闭 /